梅雨季來臨時,梧桐葉在窗臺上積成墨綠的群島。蘇玥湫蹲在琴房角落擦拭小提琴,松香混著潮濕的木地板氣息,在空氣里釀出琥珀色的光暈。雨水順著鐵皮屋檐織成珠簾,她聽見門外球鞋踩過水洼的輕響。
顧明舟永遠帶著那把印著云朵的透明傘,卻任由雨水在傘骨末端凝成水晶墜子。他總坐在琴房最末排的椅子上,膝頭攤著本《天體聲學》,耳機線蜿蜒著爬進校服口袋。有次蘇玥湫故意把琴弓蹭過E弦,看見他書頁間夾著的枇杷葉書簽輕輕顫動。
"要聽嗎?"
某個暴雨突至的傍晚,他突然摘下左耳耳機遞來。金屬外殼殘留的體溫驚得她差點摔了琴弓,肖邦的《雨滴》前奏曲卻順著耳廓流進來。鋼琴聲在潮濕空氣里生長出銀色菌絲,她數(shù)著他衛(wèi)衣抽繩晃動的頻率,直到發(fā)現(xiàn)樂譜架上多了張字條。
「雨滴頻率432Hz時,玻璃會顯現(xiàn)星圖」
字跡和他素描本上的如出一轍。蘇玥湫轉(zhuǎn)頭看向淌雨的窗,無數(shù)道水痕正在玻璃上編織經(jīng)緯線。當顧明舟伸手調(diào)整百葉窗角度時,那些交錯的光影突然化作夏季大三角的投影,天鵝座的翅膀正拂過她的小提琴琴箱。
他們開始默契地共享這個秘密。每周三下雨時,顧明舟會"恰好"帶來新的天文彩頁,蘇玥湫則往他字典里夾帶手抄的俳句。有次她拆開包著枇杷糖的便簽紙,發(fā)現(xiàn)背面畫著戴鯨魚發(fā)夾的少女站在天琴座下,裙擺綴滿隕石灰。
驚蟄那日,顧明舟缺席了琴房之約。蘇玥湫在收拾樂譜時,發(fā)現(xiàn)他的《天體聲學》里夾著張泛潮的地鐵票根。2018年9月3日的2號車廂,背面鉛筆字洇著水痕:「當天撿到的不是發(fā)卡,是擱淺的藍鯨?!?/p>
雨突然下得像世界末日。她抱著書沖向天文社活動室,卻撞見顧明舟正在調(diào)試光譜儀。白熾燈下他袖口的青檸香格外清晰,"我在還原那天車廂的光線。"他指著儀器顯示的432nm藍光,"這樣才能看清鯨魚眼睛里的星云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