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,我們深入討論了畫展的主題、每幅作品的含義以及文字介紹的風格和方向。陸瑾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和藝術(shù)感染力讓我折服,我?guī)缀跬浟怂悄莻€高中時令我心動的少年,而是全沉浸在藝術(shù)的討論中。
中午時分,陸瑾突然問道:「餓了嗎?我可以叫外賣?!?/p>
「其實...如果方便的話,我們可以出去吃?」我提議道,「一上午都在室內(nèi),出去透透氣也好。」
他思考了一下,點點頭,「有道理。附近有家不錯的意面店,可以去那里?!?/p>
我們一起走出工作室,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。陸瑾走在我身邊,不再是那個冷冰冰的畫家,而是一個普通的朋友。
「你為什么不接受采訪?」路上,我突然問道,「我查過資料,你幾乎沒有任何公開的采訪?!?/p>
「不喜歡被過度解讀?!顾喍痰鼗卮穑杆囆g(shù)應該自己說話。」
「但是作品背后的創(chuàng)作者也很重要啊。人們總是好奇天才的思考方式?!?/p>
「我不是天才。」他糾正道,「只是比較專注。」
我笑了笑,「高中時大家都叫你天才少年,記得嗎?」
「那是他們不了解真正的藝術(shù)?!顾麚u搖頭,「真正的藝術(shù)來自于無數(shù)次的練習和思考,而不是所謂的天賦?!?/p>
「所以你那時候每天都留在美術(shù)室到很晚?」
「嗯,幾乎每天。」他看了我一眼,「你知道?」
「當然,全校都知道?!刮覜]有告訴他,有時候我會故意經(jīng)過美術(shù)室,只為了遠遠地看他專注作畫的樣子。
到了餐廳,我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。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桌上,氛圍寧靜而溫馨。
「你為什么回國?」我問道,「在國外發(fā)展不是更好嗎?」
陸瑾點餐,思考了一會兒才回答:「想念這里的一切——光線、氣味、人...這里的一切都更適合我創(chuàng)作。」
「人?」我好奇地追問,「特指某些人嗎?」
他看了我一眼,沒有直接回答,「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中都有一些重要的人,影響著我們的選擇和方向?!?/p>
「比如說?」
「比如老師,比如父母,」他停頓了一下,「比如那些欣賞和理解你作品的人?!?/p>
不知為何,我覺得他最后這句話似乎意有所指。但我不敢確定,也不敢追問。
餐后,我們沿著街道慢慢走回工作室。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地上,微風拂過臉頰,帶來一絲清爽。
「林小雨,」陸瑾突然開口,「你還記得高中畢業(yè)那天嗎?」
我心跳加速,「記得,怎么了?」
「那天我想找你說些事,但沒找到?!?/p>
「你找我?」我驚訝地看著他,「為什么?」
他沉默了一會兒,似乎在組織語言,「關(guān)于你的信...我想當面回應你?!?/p>
我的心幾乎要跳出胸膛,「但你沒找到我?!?/p>
「嗯,后來我就出國了。」
「你本來想說什么?」我小心翼翼地問。
陸瑾停下腳步,看著我的眼睛,「我想說,謝謝你的喜歡,但我必須出國深造,無法給你任何承諾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