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棄寺廟內(nèi),鄭懷德的供詞讓眾人面色凝重。
"下月十五..."謝晉掐指一算,"只剩二十天了。"
蕭景明盯著地上瑟瑟發(fā)抖的鄭懷德:"朝中有多少人參與了這個陰謀?"
"陸...陸相一派基本都知情。兵部尚書李肅負責聯(lián)絡狄人,禮部侍郎王煥準備登基大典事宜..."鄭懷德汗如雨下,"蕭景恒還被蒙在鼓里,以為狄人進攻只是牽制邊軍..."
"蠢貨。"蕭景明冷笑,"引狼入室而不自知。"他轉(zhuǎn)向謝晉,"邊軍能調(diào)動多少?"
謝晉沉吟道:"雁門關常駐五萬,加上周邊要塞,緊急情況下可集結(jié)八萬精銳。但要留部分兵力防備狄人..."
"五萬足矣。"蕭景明目光如炬,"江南那邊,崔琰應該已經(jīng)聯(lián)絡好了舊部,至少兩萬人馬。"
蘇宛插話:"藥王谷在京城有暗線,可助我們打開城門。"
蕭景明點頭,突然想起什么:"謝將軍,鄭懷德說你女兒...可云瑤姑娘明明在這里?"
謝晉臉色微變,謝云瑤卻坦然道:"殿下,我有個孿生妹妹云琪,自幼寄養(yǎng)在舅舅家,外人不知。鄭懷德抓的應該是她。"
蕭景明恍然大悟。難怪鄭懷德會用"女兒"威脅謝晉,原來真有此人!
"必須救出云琪姑娘。"蕭景明當即決定,"陳瀾,你帶幾個潛龍衛(wèi)好手,隨鄭懷德回京,設法救人。"
陳瀾抱拳領命。鄭懷德聞言卻慌了:"殿下饒命!我若空手而回,陸相必定起疑..."
"你放心。"蘇宛冷笑,遞給他一顆藥丸,"服下這個,每三日會發(fā)作一次,若無解藥則痛不欲生。乖乖配合,事后給你解藥。"
鄭懷德面如土色,只得吞下藥丸。
眾人分頭行動:陳瀾押著鄭懷德返京救人;謝晉回雁門關調(diào)集邊軍;蕭景明與蘇宛則準備先行潛入京城,聯(lián)絡內(nèi)應。
臨行前夜,蕭景明獨自在院中練劍。龍淵劍在月光下劃出道道銀芒,如蛟龍出海。三年流亡生涯,這把父皇親賜的寶劍已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。
"殿下劍法精進了。"蘇宛不知何時站在廊下,手中捧著一碗湯藥。
蕭景明收劍入鞘:"蘇姑娘還沒休息?"
"給您送藥。"蘇宛遞上藥碗,"體內(nèi)余毒未清,這藥能助您恢復元氣。"
蕭景明一飲而盡,苦得皺眉。蘇宛嘴角微揚,從袖中取出一枚蜜餞:"藥王谷的老法子,甜能克苦。"
蕭景明接過蜜餞,指尖不經(jīng)意相觸,兩人都是一怔。這段時間朝夕相處,蕭景明早已察覺自己對這位醫(yī)術高超、性情堅韌的女子產(chǎn)生了超越盟友的情感。但...
"蘇姑娘,能問問你那枚玉佩的來歷嗎?"蕭景明突然問道。
蘇宛下意識摸向頸間,那里掛著半塊鳳凰玉佩:"家母所贈,說與我身世有關。殿下為何突然問起?"
蕭景明從懷中取出另半塊玉佩:"這是我母后臨終前給我的。"
兩塊玉佩在月光下完美契合,組成一只完整的鳳凰。蘇宛倒吸一口冷氣,踉蹌后退:"這...這不可能..."
"我也希望不是真的。"蕭景明聲音苦澀,"母后曾說這玉佩本是一對,另一塊給了她最信任的妹妹...也就是你的母親。"
蘇宛臉色煞白:"所以我們是..."
"表兄妹。"蕭景明打斷她,"不是親兄妹,已是不幸中的萬幸。"
兩人相對無言,月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,卻始終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界限。
次日清晨,隊伍整裝待發(fā)。謝云瑤堅持要隨蕭景明一同進京救妹:"云琪是我妹妹,我不能坐視不管。"
謝晉雖不舍,也知無法阻攔:"殿下,小女武藝不弱,或可助您一臂之力。"
蕭景明點頭應允。謝云瑤一身紅衣勁裝,英姿颯爽,與蘇宛的素雅清冷形成鮮明對比。
"保重。"謝晉鄭重地向蕭景明行禮,"老臣即刻整頓邊軍,待殿下信號便南下勤王。"
蕭景明扶起老將軍:"江山社稷,全賴將軍了。"
一行人扮作商隊,向京城進發(fā)。路上,蕭景明詳細制定了行動計劃:他與蘇宛、謝云瑤先潛入京城,聯(lián)絡崔琰和秦岳;陳瀾則帶著鄭懷德走官道,設法救出謝云琪;最后在約定時間打開城門,迎邊軍入城。
七日后,京城在望。高聳的城墻如巨龍盤踞,九門禁軍戒備森嚴。蕭景明望著這座承載了他太多記憶的城池,心中百感交集。
三年前,他是尊貴的東宮太子;三年后,他成了通緝要犯,秘密潛回奪位。
"殿下,我們從永定門進城。"蘇宛低聲道,"藥王谷在那里有接應。"
永定門是京城九門中最不起眼的一個,主要供糧車出入。守門官兵正懶洋洋地檢查著排隊進城的百姓。
輪到蕭景明一行時,一個滿臉麻子的守軍頭目走過來:"路引呢?"
蘇宛遞上路引,同時悄悄亮出一枚青色玉牌。頭目眼神一凝,隨即恢復正常:"江南來的藥材商?進去吧。"
順利進城后,三人直奔城西一處不起眼的宅院——藥王谷的秘密據(jù)點。開門的是一位白發(fā)老者,見到蘇宛立刻行禮:"小姐終于來了,崔先生等您多時了。"
崔琰從內(nèi)室快步走出,見到蕭景明激動得熱淚盈眶:"殿下!老臣不負所托,已聯(lián)絡好江南舊部,隨時可響應!"
蕭景明扶起老臣:"辛苦了。京城情況如何?"
崔琰面色凝重:"陸明修已掌控六部,蕭景恒不過是個傀儡。最麻煩的是..."他壓低聲音,"陸明修不知從哪弄來一份先帝密旨,聲稱自己才是正統(tǒng)繼承人。"
"荒謬!"蕭景明怒極反笑,"一個寒門出身的宰相,也敢妄稱皇室血脈?"
"他聲稱自己是先帝私生子。"崔琰苦笑,"還找了些'證人'。"
蕭景明沉思片刻:"秦岳那邊如何?"
"已聯(lián)絡上部分禁軍舊部,但禁軍統(tǒng)領是陸明修的人,難以策反。"
正說著,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。老者開門后,陳瀾滿身是血地沖了進來:"主公!出事了!"
蕭景明一把扶住搖搖欲墜的陳瀾:"怎么回事?云琪姑娘呢?"
"謝二小姐...被轉(zhuǎn)移了..."陳瀾喘息著,"我們中了埋伏...其他兄弟都..."
謝云瑤聞言,手中茶杯"啪"地掉在地上,摔得粉碎。
陳瀾繼續(xù)道:"但...但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秘密...陸明修在城中埋了大量火藥...打算在狄人進攻時制造混亂...借機弒君!"
眾人臉色大變。京城人口稠密,若火藥引爆,后果不堪設想!
"必須阻止他!"蕭景明當機立斷,"崔先生,立刻傳信謝將軍,讓他火速南下;蘇姑娘,聯(lián)系藥王谷的人,找出火藥埋藏點;陳瀾,你養(yǎng)傷;云瑤姑娘..."他看向淚流滿面的謝云瑤,"我一定救出你妹妹。"
眾人分頭行動。蕭景明與崔琰來到秦岳藏身的地下密室,這里聚集了十幾名誓死效忠太子的禁軍舊部。
"殿下!"秦岳單膝跪地,這位曾經(jīng)的東宮侍衛(wèi)統(tǒng)領如今憔悴了許多,但眼中的忠誠絲毫未減,"屬下無能,沒能救出謝二小姐..."
蕭景明扶起他:"你已經(jīng)做得很好了?,F(xiàn)在,告訴我陸明修的動向。"
秦岳匯報:"陸明修三日后將在太廟祭天,為出征狄人祈福。蕭景恒也會出席,這是他們同時在場的最好機會。"
"也是我們的機會。"蕭景明目光炯炯,"太廟守衛(wèi)如何?"
"外層是禁軍,內(nèi)層是陸明修的死士。"秦岳攤開一張?zhí)珡R布局圖,"最麻煩的是這里——陸明修安排了弓箭手埋伏在兩側(cè)鐘樓,任何人妄動都會被射成篩子。"
蕭景明研究著地圖,突然指著一處偏殿:"這里通向哪里?"
"呃...太廟后巷,平常是運送祭品的通道。"
"很好。"蕭景明嘴角微揚,"我們就從這里進去。"
三日后,太廟。
陸明修一身紫袍玉帶,走在御駕旁,儼然一副攝政王的架勢。蕭景恒身著明黃龍袍,面色卻有些蒼白,不時咳嗽幾聲。
"陛下保重龍體。"陸明修假意關切,"祭天儀式馬上開始。"
蕭景恒勉強點頭。這半年來,他越來越覺得身體不適,御醫(yī)查不出原因,只說是操勞過度。但他心里清楚,這多半是陸明修下的毒!
太廟正殿,祭祀大典莊嚴進行。誰也沒注意到,幾個"祭品搬運工"悄悄溜進了偏殿。
"按計劃行事。"蕭景明低聲道。他換上了禁軍服飾,與秦岳等人混入護衛(wèi)隊伍;蘇宛和謝云瑤則扮作宮女,接近祭壇。
祭祀進行到一半,突然一聲巨響,太廟西側(cè)冒起濃煙——那是崔琰帶人制造的混亂。
"走水了!"有人大喊。
人群頓時騷動起來。陸明修厲喝:"保護陛下!"卻暗中向死士使眼色,準備趁亂弒君。
就在此時,蕭景明一躍而起,龍淵劍如銀龍出海,瞬間刺穿兩名死士的咽喉!
"護駕!有刺客!"陸明修反應極快,立刻倒打一耙。
蕭景明一把扯下偽裝,昂首挺立:"蕭景明在此!陸明修勾結(jié)狄人,意圖謀反,罪證確鑿!"
滿場嘩然。蕭景恒又驚又喜:"皇兄?!"
"陛下小心!"陸明修突然拔劍刺向蕭景恒,"他才是逆賊!"
千鈞一發(fā)之際,蘇宛甩出一枚銀針,正中陸明修手腕。長劍"當啷"落地,陸明修捂著手腕慘叫。
"陸明修,你的陰謀已經(jīng)敗露!"蕭景明高舉一疊信箋,"這是你與狄王往來的密信,還有購買火藥的賬冊!"
陸明修面如死灰,突然獰笑:"那又如何?今日你們都得死!"他猛地一揮手,"放箭!"
鐘樓上的弓箭手得令,箭如雨下!但出乎陸明修意料的是,大部分箭矢都射向了他的死士!
"你...你們..."陸明修驚恐地發(fā)現(xiàn),弓箭手不知何時已被秦岳的人替換。
"束手就擒吧。"蕭景明劍指陸明修,"京城九門已被邊軍控制,你埋的火藥也全部被起獲。"
陸明修見大勢已去,突然從袖中掏出一枚玉佩:"蕭景明!你可認得這個?"
蕭景明瞳孔一縮——那是沈家的龍符!
"你以為我為什么要滅沈家滿門?"陸明修狂笑,"因為這龍符能調(diào)動一支秘密軍隊!現(xiàn)在,它歸我了!"說著,他將玉佩狠狠摔在地上!
玉佩應聲而碎,卻什么也沒發(fā)生。陸明修呆住了:"不可能...沈國公明明說..."
"龍符確實能調(diào)軍。"蕭景明冷笑,"但前提是,持有者必須是沈家血脈。"
陸明修如遭雷擊,踉蹌后退:"不...不可能..."
"拿下!"蕭景明一聲令下,秦岳帶人將陸明修五花大綁。
蕭景恒看著這一幕,突然噴出一口鮮血,癱軟在地。蕭景明連忙扶住他:"皇弟!"
"皇兄...我對不起你..."蕭景恒氣息微弱,"父皇...是陸明修毒死的...我...我也是被他利用..."
蕭景明心情復雜。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雖然可恨,但終究是血脈至親。
"御醫(yī)!快傳御醫(yī)!"
蘇宛上前為蕭景恒診脈,面色凝重:"他中了一種慢性毒,已經(jīng)深入五臟六腑..."
"救...救不了就算了..."蕭景恒苦笑,"皇兄...江山...交給你了..."說完,便斷了氣。
太廟之變震動京城。陸明修一黨被連根拔起,蕭景明在群臣擁戴下暫攝朝政。三日后,謝晉率邊軍主力抵達京城,同時帶來了一個好消息——謝云琪獲救了!
"多虧陳瀾那小子。"謝晉老淚縱橫,"他帶傷潛入陸府地牢,硬是把云琪背了出來。"
蕭景明看著渾身是傷卻一臉堅毅的陳瀾,鄭重道:"陳瀾聽封!朕封你為潛龍將軍,統(tǒng)領禁衛(wèi)軍!"
陳瀾激動叩首:"臣誓死效忠陛下!"
一月后,先帝靈前,蕭景明正式登基,改元"昭武"。登基大典上,他追封沈家滿門忠烈,為崔琰、秦岳等功臣加官進爵,同時宣布與狄人開戰(zhàn),誓要收復燕云十六州。
然而,在百官朝賀聲中,蕭景明的目光卻不斷在人群中搜尋那個熟悉的身影——蘇宛,不在其中。
登基后的第三日,蕭景明微服來到城西藥鋪。
藥鋪大門緊閉,門上貼著一張字條:"遠游采藥,歸期未定。"
蕭景明悵然若失。自從太廟一戰(zhàn)后,蘇宛就像人間蒸發(fā)了一般。他派出去尋找的人回報說,有人看見她往藥王谷方向去了。
"陛下,要派人去藥王谷嗎?"秦岳小心翼翼地問。
蕭景明搖頭:"不必了。"
他知道蘇宛為何離開。兩人之間的情感糾葛,加上她沈家遺孤的身份,留在朝中只會徒增是非。藥王谷才是她的歸宿。
回到宮中,蕭景明投入繁重的政務中。陸明修留下的爛攤子不少:國庫空虛、邊關告急、官員貪腐...他每天只睡兩個時辰,其余時間全用來處理朝政。
三個月后,北境傳來捷報:謝晉大敗狄人,收復燕云三州!蕭景明大喜,當即決定御駕親征,一舉解決北患。
出征前夜,蕭景明獨自在御花園散步。月光如水,他不禁想起那個曾與他月下對談的女子。如今江山在握,卻再無紅顏相伴...
"陛下。"崔琰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,"老臣有一事相求。"
"崔卿但說無妨。"
崔琰取出一封信:"這是藥王谷的來信。蘇姑娘...不,沈姑娘說找到了解毒之法,可徹底清除陛下體內(nèi)余毒。"
蕭景明心頭一震:"她在藥王谷?"
"是的。老臣斗膽,請陛下親往。一來解毒,二來..."崔琰頓了頓,"沈姑娘手中有沈國公留下的密檔,關乎社稷安危。"
蕭景明沉思良久,終于點頭:"朕明日啟程。"
次日,蕭景明將朝政暫托崔琰和謝晉,只帶秦岳和陳瀾等少數(shù)親隨,秘密前往藥王谷。
藥王谷位于江南深山之中,終年云霧繚繞。谷口石碑上刻著"懸壺濟世"四個大字,筆力雄渾。
"站住!何人擅闖藥王谷?"兩名白衣少年攔住去路。
秦岳上前:"當今天子駕到,還不速速迎駕!"
少年一驚,連忙行禮:"不知陛下親臨,恕罪!谷主已等候多時。"
穿過蜿蜒的山路,眼前豁然開朗:一片桃花林中,亭臺樓閣若隱若現(xiàn),宛如仙境。
"陛下別來無恙。"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。
蕭景明回頭,只見蘇宛一襲白衣,立于桃花樹下。半年不見,她清瘦了許多,但眼神依舊清澈如水。
"蘇...沈姑娘。"蕭景明一時不知如何稱呼。
蘇宛微微一笑:"還是叫我蘇宛吧。沈知意已死,活下來的是蘇宛。"她側(cè)身引路,"谷主在等您。"
藥王谷主虞九霄是個仙風道骨的老者,見到蕭景明也不跪拜,只是拱手為禮:"陛下體內(nèi)余毒已深入經(jīng)脈,老朽需七日方能除盡。"
"有勞谷主。"
接下來的日子,蕭景明白天接受治療,晚上則與蘇宛在谷中散步。兩人默契地避開了身份和過往,只談醫(yī)術和詩詞,仿佛回到了初識時的純粹。
第五日晚,蘇宛帶蕭景明來到一間密室:"這是我父親...沈國公留下的。"
密室里堆滿了卷宗和地圖。蘇宛取出一本冊子:"這是龍符調(diào)軍的詳細記錄。當年先帝確實秘密組建了一支精銳,由我父親統(tǒng)領,專司監(jiān)察百官。"
蕭景明翻閱冊子,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把柄記錄在案,包括貪污受賄、結(jié)黨營私等。
"陸明修就是得知了這個秘密,才處心積慮接近我,最后..."蘇宛聲音微顫,"滅我滿門。"
蕭景明輕輕握住她的手:"這些都會得到清算。"
蘇宛抽回手,又從暗格中取出一封信:"還有這個...您應該看看。"
信是沈國公寫給蘇宛的,上面寫道:"...若父遭遇不測,必是陸明修所為。此人野心勃勃,與北狄勾結(jié)已久。龍符可調(diào)動三千'潛蛟衛(wèi)',分散在各州,憑此符可號令..."
蕭景明恍然大悟:"難怪陳瀾他們?nèi)绱司J,原來本就是沈家暗中培養(yǎng)的死士!"
"陛下,"蘇宛突然跪下,"民女有一事相求。"
"但說無妨。"
"請允許民女以醫(yī)者身份游歷天下,救治百姓。沈家冤屈已雪,民女別無他求。"
蕭景明心中刺痛。他知道這是告別,蘇宛終究選擇了遠離廟堂。
"朕準了。"他強忍不舍,"但有一條件。"
"陛下請講。"
"每年春天,回藥王谷一趟。"蕭景明輕聲道,"讓朕知道...你過得可好。"
蘇宛眼中泛起淚光,輕輕點頭。
七日期滿,蕭景明體內(nèi)的毒已清除干凈。臨行前,蘇宛送他一枚香囊:"里面是安神的藥材,陛下日夜操勞,需保重龍體。"
蕭景明接過香囊,指尖相觸,兩人都有些不舍。
"蘇姑娘,保重。"
"陛下...珍重。"
回京途中,蕭景明一直握著那枚香囊。秦岳忍不住問:"陛下為何不留住沈姑娘?"
蕭景明望著遠方的山巒:"有些鳥兒,注定不屬于金絲籠。"
昭武三年春,蕭景明御駕親征,大敗狄人主力,收復燕云十六州全境。狄王遣使求和,愿世代稱臣。
昭武五年,江南水患,蕭景明減膳撤樂,親自督修河工,救民百萬。民間稱頌"昭武之治"。
昭武七年,有官員上書請立皇后,蕭景明以"國事繁忙"為由婉拒。
這年春天,蕭景明再次微服私訪藥王谷。桃花依舊,卻不見伊人蹤影。
"蘇姑娘去西域了。"虞九霄告訴他,"說那里有能治瘟疫的奇藥。"
蕭景明悵然若失,在蘇宛住過的小院獨坐至黃昏。臨走時,他在桌上留下一塊令牌——可自由出入皇宮的御令。
昭武十年,西域爆發(fā)大疫,死傷無數(shù)。忽有白衣女子攜眾女弟子施藥救人,活民數(shù)萬。西域諸國稱其為"藥仙"。
消息傳回京城,蕭景明立即派使者前往尋訪,卻被告知藥仙已東歸。
是年冬至,蕭景明在御書房批閱奏折,忽聞暗香浮動。抬頭望去,只見一支白梅靜靜躺在窗臺,花瓣上還有未化的雪花。
蕭景明疾步走到窗前,只見茫茫雪地中,一個白色身影漸行漸遠...
翌年開春,皇宮御花園多了一片梅林。有人說曾看見一位白衣女子在林中漫步,也有人說那只是風吹過的幻影。
唯有蕭景明知道,每年冬至,窗臺上總會多一支白梅。
而他的龍案抽屜里,始終放著那枚從未使用過的鳳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