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陵城溫潤的晨光中,齊詭與元湘薇踏上了探尋金陵竹刻的奇妙之旅。元湘薇聽聞金陵竹刻歷史悠久,以其精湛技藝聞名遐邇,內(nèi)心滿是期待。
兩人來到夫子廟附近一條古意盎然的小巷,這里靜謐清幽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竹香。一家掛著古樸牌匾的竹刻店映入眼簾,店門半掩,仿佛在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故事。
齊詭輕輕推開店門,店內(nèi)琳瑯滿目,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竹刻作品。墻壁上掛著竹刻的書畫扇面,線條細膩,墨韻生動;架子上陳列著竹刻臂擱,或刻山水,或雕人物,無不栩栩如生。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藝人正在工作臺前專注地雕刻,手中刻刀如行云流水般游走于竹片之上。
老藝人抬頭看到他們,微笑著點頭示意。齊詭走上前,與老藝人熱情地打招呼,并說明來意。老藝人欣然起身,向他們介紹金陵竹刻的淵源。他緩緩說道,金陵竹刻始于明代,以淺刻、簡刻為主要技法,風格古樸雅致,注重以刀代筆,將書法繪畫的神韻融入竹刻之中。
說著,老藝人拿起一件尚未完成的竹刻作品,向元湘薇展示。元湘薇湊近細瞧,只見竹片上已隱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(xiāng)圖,亭臺樓閣、小橋流水,雖未完全雕琢成型,卻已頗具神韻。老藝人拿起刻刀,一邊示范一邊講解:“這金陵竹刻啊,講究的是心手相應,下刀要穩(wěn)、準、狠,每一刀都得體現(xiàn)出線條的韻味。就像畫畫一樣,輕重緩急都在這一刀一刻之間?!?/p>
元湘薇目不轉(zhuǎn)睛地看著,眼中滿是驚嘆與好奇。她忍不住問道:“師傅,這竹刻從選材到成品,一定很不容易吧?”老藝人笑著點頭:“那可不,選材就得精挑細選,竹子要選生長三年左右的,質(zhì)地堅韌,紋理細膩。選好材后,還得經(jīng)過蒸煮、晾曬等多道工序,去除水分,防止變形開裂。雕刻的時候更是要全神貫注,稍有不慎,就前功盡棄咯。”
齊詭在一旁補充道:“薇薇,金陵竹刻不僅是一門技藝,更是金陵文化的一種傳承。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創(chuàng)作者對生活、對藝術的理解?!痹孓鄙钜詾槿唬粗切┚赖闹窨套髌?,仿佛看到了金陵城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傳承。
隨后,老藝人邀請元湘薇嘗試雕刻。元湘薇有些緊張地接過刻刀,在老藝人的指導下,小心翼翼地在竹片上刻下一道線條。雖然手法略顯生疏,但她卻從這簡單的一刀中,感受到了金陵竹刻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。
離開竹刻店時,元湘薇手中捧著一件小巧的竹刻紀念品,心中滿是對金陵竹刻的喜愛與對這次探秘之旅的滿足。她對齊詭說:“齊詭,這次來探尋金陵竹刻,就像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。它讓我看到了金陵這座城市的細膩與溫情,也讓我明白,每一種傳統(tǒng)技藝背后,都有著無數(shù)匠人的堅守與傳承?!饼R詭微笑著回應:“是啊,這些傳統(tǒng)技藝是金陵的瑰寶,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。希望我們能通過這樣的探尋,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它們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