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第一節(jié)是政治課。午睡醒來,天色沉沉,空氣黏稠得沒有一絲風,悶得人喘不過氣,一場暴雨似乎在所難免。
方妍揣上雨傘提前出了門。然而,當她坐在教室里,從課桌中拿鉛筆時,指尖卻觸到一份“陌生”的禮物——一本貼著愛心貼紙的筆記本。貼紙上,又被人精心畫了一個小小的愛心,旁邊是一行小字:“方妍,我喜歡你”,沒有署名。
她幾乎是下意識地看向阮明明,用眼神質(zhì)問他是否又當了“內(nèi)鬼”。阮明明這次卻堅決地否認了,并信誓旦旦地保證,這次絕非于暉所為。
方妍困惑極了,抬頭望向窗外烏云密布的天空,心里翻涌著疑問:那會是誰?他又怎么會認識我?
這困惑,很快在課間變成了實質(zhì)性的困擾。當她靠在走廊欄桿上和同學聊天時,一個不認識的同年級同學突然指著她,笑著喊出:“你就是方妍??!”隨即跑開。她敏感地察覺到四周投來的竊竊私語和探尋目光,它們像細密的針,扎得她渾身不自在。
周五的體育課,課間時分,操場上已聚滿了人。男生們打著籃球,女生們?nèi)齼蓛桑蚩辞?,或坐在花臺邊聊天。方妍一抬頭,就能看見教學樓——初一年級在四樓,初三在三樓,而于暉所在的初二年級,就在二樓。
課間的走廊擠滿了人。就在這時,于暉的死黨林峰,朝著操場方向大聲呼喊:“方妍……方妍!看這邊,于暉在這兒!”話音未落,還故意吹起響亮的口哨,瞬間引來一片心照不宣的笑聲和無數(shù)道齊刷刷射向她的目光。
周末結(jié)束,重返學海。方妍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課桌里的信越來越多,“信使”也層出不窮。同班同學、同級同學、甚至學長……都在不同的時間,以各種方式塞來小紙條,內(nèi)容無非是“XX班的XXX覺得你很可愛”、“XX喜歡你”……
原本不熟的女生會主動湊過來一起吃零食,旁敲側(cè)擊她與于暉的“故事”;下課后,于暉班上的女同學會來找她結(jié)伴回家……這一切都讓方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亂與壓力。
她開始害怕課間,害怕走出教室,走路也想繞開人群。那些越來越多的目光,讓她在心里無聲地吶喊: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能不能不要再看我了?
風波并未平息。一個晚飯后,方妍剛頂著大雨跑到學校,一位素以“校霸”聞名的初二學長,便帶著他的“小弟”們,出現(xiàn)在了教室窗邊。他們俯身趴在不高窗沿上,目光直直地盯著方妍。見她沒反應(yīng),便朝她的書本丟粉筆,不偏不倚,落在她雙手之間。
最終,學長徑直走了進來,在她前桌坐下。他沒有寫信,而是當著所有人的面,直接說出了“我喜歡你”!
方妍的臉瞬間燒得通紅,十個指尖死死摳住書本,大腦一片空白,只剩無邊的尷尬。這時,甚至有個“壞女孩”沖上來握住她的手,起哄讓她趕緊答應(yīng),還說以后就跟著方妍“混”了。
起哄的、看熱鬧的、羨慕的、嫉妒的……種種復(fù)雜目光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(wǎng),將她緊緊纏繞。方妍終于徹底體會到,被過度注視,原來是一件如此具有壓迫感的事情。
而這事件,并未立刻結(jié)束。它像雨后潮濕的空氣,繼續(xù)纏繞著她。走在路上,她總能感覺到背后的私語;回到教室,課桌上又會多出新的“東西”。她開始害怕下課鈴,害怕放學,因為那意味著又要走入“公共區(qū)域”,接受目光的洗禮。
在一片窒息的煩悶中,一絲埋怨悄然浮上方妍的心頭:“于暉,都是因為你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