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獄入口的禁制光華,在沉寂了一年之后,終于再次流轉(zhuǎn)、洞開。
首先涌出的,是比以往更加精純凜冽的寒氣,讓輪值守衛(wèi)的弟子都不禁打了個寒顫。隨后,一個身影緩緩步出。
依舊是那身素白道袍,纖塵不染,仿佛時間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。但若細看,便能發(fā)現(xiàn)不同。蘇玉的氣質(zhì),比一年前更加清冷,如同昆侖山巔萬載不化的玄冰,眉眼間的疏離感幾乎化為實質(zhì),周身縈繞的冰靈之力內(nèi)斂而深邃,顯然這一年非人的磨礪,讓他的修為更加精進,卻也仿佛將他身上最后一絲屬于“人”的煙火氣徹底凍結(jié)。
他平靜地對著輪值長老行了一禮,并未多言,便徑直向著主峰方向走去,步伐沉穩(wěn),背影孤絕。
幾乎在他踏出寒獄的同一時間,消息便已傳到了凜燼耳中。
他正在處理一份關于與東海修士交易的法寶清單,聞訊后,握著玉簡的手猛地收緊,指節(jié)泛白。一年來的壓抑、等待、瘋狂滋長的思念與近鄉(xiāng)情怯般的恐慌,在這一刻轟然爆發(fā)。他丟下一切,身影化作一道流光,直奔主峰。
他在通往主殿的漫長石階中段,截住了蘇玉。
兩人隔著十幾級臺階,遙遙相望。
陽光灑落,勾勒出蘇玉清瘦依舊卻更顯冷硬的身形。他抬眸看向凜燼,那雙淺淡的眸子,如同兩潭深不見底的寒泉,平靜無波,沒有恨,沒有怨,甚至沒有一絲漣漪,仿佛在看一個全然陌生的人。
凜燼所有準備好的、翻滾在胸腔里的話語,在這雙眼睛的注視下,瞬間凍結(jié)、粉碎。他張了張嘴,喉嚨干澀,竟發(fā)不出一個音節(jié)。
他看到了蘇玉的變化,看到了那被淬煉得更加冰冷的靈魂。他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恐慌,比面對任何強敵時更甚。他感覺,蘇玉正在以一種他無法阻止的方式,離他越來越遠。
“……蘇玉?!彼K于艱難地吐出這個名字,聲音沙啞。
蘇玉微微頷首,算是回應,語氣淡漠如常:“凜燼道友。”
道友。如此客套,如此疏遠。
凜燼的心像是被狠狠刺了一下。他還想說什么,蘇玉卻已收回目光,繼續(xù)拾級而上,與他擦肩而過,未曾有片刻停留。那清冷的梅香掠過鼻尖,帶著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。
凜燼僵在原地,聽著那平穩(wěn)的腳步聲漸漸遠去,只覺得周身血液都冷了下去。
……
主殿之內(nèi),蘇玉向掌教玄誠子及諸位長老復命,只簡單稟明靈根已凈,修為略有精進,對寒獄一年種種,只字不提。
玄誠子撫須看著他,目光深邃,亦未多問,只是溫和道:“回來便好。”
然而,就在蘇玉準備告退之時,玄誠子卻話鋒一轉(zhuǎn),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,響徹大殿:
“凜燼入我昆侖已有時日,屢立功勞,根基深厚。今已成年,當立室以安其心,亦顯我昆侖待客之誠,納才之廣?!?/p>
殿內(nèi)瞬間安靜下來,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掌教身上。
蘇玉垂眸而立,仿佛事不關己。
凜燼心中猛地一跳,一種不祥的預感攫住了他。
只聽玄誠子繼續(xù)道,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眾人,最終,越過了所有期待聯(lián)姻的長老子弟,越過了那些貌美的女修,定格在了那抹孤絕的素白身影上。
“蘇玉?!?/p>
兩個字,清晰無比。
“你與凜燼,曾共歷生死,同修大道。今,本座便為你二人賜婚,結(jié)為道侶,共參天機,以固我昆侖氣運?!?/p>
此言一出,滿殿皆驚!落針可聞!
就連一直面無表情的蘇玉,也倏然抬眸,淺淡的瞳孔中第一次出現(xiàn)了清晰的震動與難以置信!
與凜燼……結(jié)為道侶?!
那個在紫竹林深處,帶給他無盡屈辱與傷痛的人?
他立刻上前一步,聲音依舊清冷,卻帶上了斬釘截鐵的拒絕:“師尊!此事……”
“此事已定?!毙\子打斷了他,語氣依舊平和,卻帶著如山岳般的沉重壓力,不容反駁,“三日后,舉行大典。”
“師尊!”蘇玉還想再爭。
“蘇玉。”玄誠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,帶著一種深不見底的意味,“此乃宗門之命?!?/p>
宗門之命。四個字,如同枷鎖,重重壓在了蘇玉肩上。他可以不顧自身,卻不能公然違逆宗門,違逆將他撫養(yǎng)長大的師尊。
他死死攥緊了袖中的手,指節(jié)因用力而泛白,最終,在那無聲的、卻重逾千鈞的壓力下,他緩緩垂下了眼眸,將所有翻涌的情緒死死壓回心底,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死寂。
“……弟子,領命?!?/p>
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。
一旁的凜燼,同樣處于巨大的震驚之中。他沒想到掌教會如此直接,如此……瘋狂!他看向蘇玉那瞬間蒼白如紙、卻又歸于死寂的側(cè)臉,心中愛恨交加,狂喜與刺痛并存。
娶他?用這種方式,將他徹底綁在自己身邊?
他看著蘇玉那副逆來順受卻冰冷刺骨的模樣,一股無名火起,夾雜著扭曲的占有欲和一種“既然你如此不愿,那我偏要”的戾氣。
也好。
既然溫柔以待換不來你一眼,既然悔恨彌補不了過往傷痕。
那便用最極端的方式,將你鎖在我身邊。
恨我也好,怨我也罷。
你終究,只能是我的。
凜燼上前一步,與蘇玉并肩而立,對著上首的玄誠子,以及滿殿神色各異的長老與弟子,沉聲應道:
“凜燼,領命謝恩!”
聲音鏗鏘,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強勢,與蘇玉那無聲的死寂,形成了最尖銳的對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