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在一座名叫問山的山腳下開的一家客棧
不,確切的來說,是一家交易棧,來的客人以一個故事,來換取在此客棧住宿的權(quán)利,住宿的天數(shù)除了靠客人的意愿還有就是故事的好壞程度。開店之初,也有人質(zhì)疑店老板的誠信,如果故事說過了,店老板不守諾言,道了句“不好”那豈不是賠了故事有浪費口舌
為此,那老板定了一個規(guī)矩,來者將故事說一半,把最精彩的地方留到住宿的最后一天再說。并且,店規(guī)矩,一天只接待一位客人
此后,每日都有一群人堵在問音閣門口等,究竟是誰能進問音閣,那便又是老板下的命令了
每日卯時末,客棧開放,門口置一個箱子,箱子上方有一洞,箱內(nèi)放有寫上數(shù)字的紙,說白了,就是抓鬮
這樣的抓鬮,十二天輪一回
也就是說,箱內(nèi)有十二張紙片,寫著從一至十二的號碼
而每次有人出問音閣時,在人前總會不禁贊一聲“問音閣,好?。 ?/p>
久而久之,問音閣的名聲也傳開了,人人都知道問音閣的老板是一位絕美的妙齡女子,問音閣的酒菜也是上佳,客房一塵不染
問音閣,老板一位,掌簿一位,侍從兩位,公證人一位
出了奇,皆為女性
其中最出名的卻不是老板,而是那公證人
那公證人名喚玉沉,是問山一帶出了名的公平公正
相傳,有人鬧于市井,追根究底竟是為了一只雞和一只鴨,二人打的是水火不相容,一個被打的鼻青臉腫,另一個頭發(fā)被揪掉了一大團,牙也被打掉了好幾顆,最后還是旁人請來了玉沉,那玉沉卻不急,緩緩的將他二人之錯挑的分毫不差,最后把那二人說的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。
從那以后,玉沉的公正也是人盡皆知了
那掌簿之人名喚青穗,常著一身青衣,為人少言,卻精通算術(shù),這青穗在問音閣開張前無人知曉,所以,她想必是隨著老板而來的
那兩名侍從,合稱竹蕭雙管,常著紫衣的,名喚竹菁,常著杏色的,名喚蕭吟
這兩名侍從雖叫侍從但確是問音閣的廚師,除了做一日三餐,其余時間都是隨在老板身后
那老板,不知真名,只知竹蕭雙管喚那老板娘一聲“江小姐”常著一身黑紅色長袍,襯的整個人干練無比
后來,那“江小姐”讓客人喚她江鳶
問音閣開張不久,問音閣又添了一人,那人是琴師,難得的一名男性,他名喚俞可辰
本章為介紹章,下章正式開講,由于問音閣的故事較長,所以就想問你們,是想看一章很長的打算累死我還是分成幾章,慢慢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