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聲鑼響帶來了征兵書,榜前人群議論紛紛,有的婦女啼哭起來。這軍令誰又敢違抗呢?
一個少年同家人告別,踏上從軍路,那年他15歲。對于前路的期待,渴望贏得功名,回鄉(xiāng)好好孝敬長輩,這一切的一切將他席卷,是期待的離家。
一年復(fù)一年,戰(zhàn)場上刀劍無情,當初純潔的眼里已經(jīng)失去了光澤,同行的兄弟如今已不在身邊,思鄉(xiāng)?不敢,六十五年匆匆流逝,到了該回鄉(xiāng)的時候了。
村口有一個八十歲的老人,拖著步子,身上衣衫襤褸,臂上的疤如溝谷般。他輕拍了街上一個年紀與之相仿的老人的肩?!澳憧芍橇旨椰F(xiàn)在在何處?”“你是那十五歲出征的阿林!”說完那老人激動地握住他的手。等一會兒目光便黯淡下來,伸手指了指東邊“你家在那,不記得了?只是,你爹娘他們已經(jīng)在你家門前的松柏下睡去了?!?/p>
老人挪著步向松柏樹走去,樹下立著兩塊墓,老人踉蹌了一下,跌坐在墓前,下唇顫抖起來,一句話都說不出,只是輕輕將墓上厚重的落葉拭去,扭頭看家中,雜草快比人高了,想想自己出門時也不過這么高啊!
老人把拔起院里成長的谷與葵。驚起了藏于家中的野兔和鳥禽,它們驚恐的或飛于梁上或跳出房外了。
屋上升起了炊火,多少美好回憶便隨著這炊煙離散了,幾十年征戰(zhàn),早已物是人非,這是早該明白的。
老人將煮好的羹飯端在手中,一步一步向東門挪去,突然想到這蕭索之地也只剩自己了。
秋風(fēng)蕭瑟,殘葉落敗,夕陽照在樹上倒是溫暖的很,只是孰不知這羹飯只有清湯燉煮,又是從何處來的咸味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