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有個商人,他到了一個山村,村子的后山全是猴子。
有一天,商人說:我買猴子100元一只,村民試著抓了一只,商人給了100元,很快商人就買了200多只猴子,山上的猴子不多了。
商人出價200元一只、300元一只時,村民只抓到最后一只猴子,最后出價500元一只,村民卻抓不到猴子了。
因為3000多只猴子都在商人手里,商人有事回城了……
有一次,商人的助手對村民們說,我把猴子300元一只賣給你們,等到商人回來再500元賣給商人,你們就發(fā)財了,村人狂買,商人沒有再回來,村民把猴子放了……
半年后,商人總算回來了,村民也對商人失去了信心,商人說道:猴子還是500元一只先前誰買的還是誰的,離這兒不遠(yuǎn)有個島,你們訓(xùn)練猴子上樹砍椰子,5毛一個,一只猴子一天可以砍100個,100只猴子一天可以賺500元,一年賺18萬,是你們種地的18倍,村民高興了。
商人又說道:我這是個旅游區(qū)有很多游客,你們訓(xùn)練猴子表演,園區(qū)門票和朋友收費我們五五開,又是好事村民們沸騰了。
商人繼續(xù)說:我成立人力資源管理公司,你們加入進來,沒得說,村民們紛紛加入,商人一個沒掏,組建了有500百多人,三千多只的猴子企業(yè)團隊。
在這期間,商人跑到島上和村民說,承包全部椰子樹采摘,罐裝成椰子汁,村民們同意了。
商人暗暗也算了一筆帳,每個椰子至少罐裝5瓶,3個椰子罐裝15瓶,每瓶7元,銷售價105元,成本7元+采摘費1.5=8.5元,原材料成本只占不到8%,椰子肉可以喂猴子,椰子殼做成工藝品賣給游客,椰子仁還能榨油,商人按照這個形式承包了100多萬畝椰子林,年產(chǎn)值超過50個億,最后商人用椰子林100萬畝作價2000元/畝,商人持股20%,折算4億,商人轉(zhuǎn)讓10%,進帳4000萬,直奔上市目標(biāo)。
你看懂了嗎?
文章的前半部分屬于典型的資本思維,后半部轉(zhuǎn)為金融思維。
任何偉大的成功,首先是規(guī)劃藍(lán)圖的成功規(guī)劃也是整合資源。
溫心提示:私自抓野生動物是違法的,少一份買賣就會少一份傷害。
作者:李澤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