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伍佑的父親沒有讀過什么書,妻子在兒子出生的時候難產沒了,想著讓兒子能夠讀上書成了一個秀才,認個字,也算是光宗耀祖了。但也是想的好,在李伍佑五歲那年,大水沖了他的家,也和父親走散了,在找尋父親的路上什么苦沒有吃過,知道他遇到了改變他這一生的人,他的師傅,一個戲班班主。
他的師傅看李伍佑生的清秀,又沒有父母,便收留了他,讓他學唱戲,在路上尋他的家人,賜名,里上。
一晃幾年光陰,里上這個名字也是小有名氣了,他的師傅已經不在人世,這戲班子,也就到了里上手里,他便給這戲班子取了梨落園的名字。
里上十五那年,一曲《雷峰塔》讓里上小有名氣,在他戲班左右縣,幾乎大家都知道,有一個男旦,將那白娘娘演的活靈活現的。
顧長思出生在秀才家里,從小便接觸圣賢書,他也不負父母的期望,一頭扎進了圣賢書里,在他十六那年,也是小有所成,考上了貢士。
顧父顧母擔心自己兒子讀書讀傻了,連媳婦也討不著一個,便將他趕出房門,讓他去縣里買些書,順便去聽一聽最近小有名氣的《雷峰塔》,顧長思長到現在,一心都在書上,這戲曲知是知道,但卻沒有聽過,當然,他也不感興趣,便計算著買完書便回來。
說來也趕巧,在路過梨落樓的時候聽到了戲曲聲,覺得悅耳,便起了興趣,但瞧到人多,便也沒有去了,以為今日于這戲曲沒有了什么緣分了,但當顧長思買完書回來時,下起了雨,顧長思怕這雨淋壞了這書,便躲進了這梨落園中,耳邊是尖細的戲曲聲,聽著像是《雷峰塔》,他一抬頭,便看到了這臺上的李伍佑,當時顧長思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,這男旦長的,便是這女子也比不過。
李伍佑在臺上唱到了白娘娘于許官人成親,抬眼看去,便看到一個年輕人立在門口。這倒不是李伍佑眼神好,而是這滿樓的客人基本都在看戲,而這個人卻是提著一摞書,站在門口,還下意識的講書往身側放了放,宛如這書是什么見不得水的寶貝似的,便起了興趣。
待這一曲唱完,這雨也停了,而顧長思對這戲曲起了興趣,當然,他最大的興趣還是書。打聽了這臺上扮白娘娘的人,這才得知,原來這位就是里上啊。他覺得自己的運氣挺好的,第一次聽戲就聽到了這小有名氣的人唱的戲,算是沒有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。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便寫了一張紙條差人給里上送了去。
【作者:想問里上師傅叫什么的先放一放,我還在考慮其他人起不起名,或者,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也是可以的】
小劇場:李伍佑:原來在你心里,書是最好的,嗯?
顧長思:我不是,我沒有,她胡說
李伍佑:━━( ̄ー ̄*|||━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