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云家底算得上殷實,他高中的榜單一張貼出來,陳父便立馬命人在京中買了一處宅邸,故而陳云早早地就搬出了驛館,和其他仍留在驛館中,等待皇帝賜官的人分離。
陳府是一處二進(jìn)二出的宅子,面積要比中和堂大些,卻也寬闊不了許多。
他的那房妾室仍在老家住著,還沒來得及搬進(jìn)京城,除了一個看門的和臨時買來的幾個伺候下人外,只有陳母一人住在京中。
安平侯府的管家是個十分周到的人,在程嬌娥的馬車起步之前,他便派人快馬加鞭地先往陳府送了張拜帖。陳母是個不識字的,陳府的管家剛向她解釋清楚拜帖上的意思,門房便匆匆忙忙地跑進(jìn)后院,邊跑邊喊:
“安平侯府的馬車來啦!安平侯府的馬車來啦!”
彼時陳老夫人尚不知程嬌娥的商女身份,她即便是知道,自己作為一個商婦,也沒有看不起程嬌娥的理由和立場。
她惶恐地連忙吩咐人去準(zhǔn)備炭盆等物件,同時披上自己最為隆重美麗的衣裳,親自去前門迎接。
天兒是越發(fā)地冷了,程嬌娥披了件狐裘,穿著滾了雪白的兔毛的襖子,手捧著暖爐,在青韻的攙扶下,緩緩走出馬車。
陳老夫人遙遙地看見那一抹紅色的人影,遠(yuǎn)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年輕俏麗。她仍一副恭敬的樣子,快速走下臺階,來到程嬌娥面前,作勢就要行大禮:
“民婦拜見側(cè)妃娘娘!”
她的膝蓋剛剛彎下去,就被程嬌娥托住,她把她托起來,親和笑道,“老夫人,您可折煞我了!”
說著,她從青韻手里接過管家準(zhǔn)備好的禮物遞過去,“初次拜訪,小小禮物,不成心意。”
“您來就來了,帶禮物做什么呢?!标惱戏蛉瞬[笑著,客套幾句,親自接過禮物又轉(zhuǎn)交到下人手里,微微攙扶著程嬌娥往前走。
她雖是這家的主人,但從走動的位置上可以看出,她始終要比程嬌娥慢上半步,顯然是以程嬌娥為尊。
陳家是茶商,陳老夫人這么多年,跟著自己的男人和形形色色的商人打交道,人間百態(tài)皆見了一遍,比那些始終養(yǎng)在深閨里,只曉得如何裝扮自己討男人歡心的花瓶們要機(jī)靈多少。
這些天,來家中拜訪的人雖然絡(luò)繹不絕,但四品以上的官員卻幾近于無,更何況是和皇家沾親帶故的安平侯府呢。
她心知程嬌娥無事不登三寶殿,卻又不知道她惦記著陳家什么,惶恐之余,不安多于受寵若驚。
她一路親自領(lǐng)著程嬌娥在前廳里坐好了,又親自斟了一壺茶,恭敬地端到程嬌娥手邊,才壯著膽子忐忑問:
“不知貴妃您此堂前來,有何指教?可是小兒出了什么事?”
程嬌娥笑著答道:“夫人您莫要慌,陳榜眼好得很,并沒有什么差錯,我今兒來,為的是令子的婚事。”她頓了頓,“我聽說,陳榜眼后院里只有一房妾?”
陳老夫人是個人精,一聽這話,立馬回過味兒,反應(yīng)過來程嬌娥的來意。她頓時喜上眉梢,話語里這下真真切切帶上笑意:
“側(cè)妃您明察,小兒他這些年一心撲在圣賢書里,無意其他,這房妾還是我和他爹做主娶進(jìn)門來的,雖說進(jìn)門快三年了,卻連姑娘都沒生下一個來,是并無妻兒的?!?/p>
沒有孩子,也就是說,羅小姐如果嫁過去,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。
程嬌娥滿意地一點頭,也不跟陳老夫人拐彎抹角,直言道:“前幾日,在皇貴妃的賞菊宴上,我見陳榜眼風(fēng)度翩翩,一表人才,想起禁衛(wèi)軍統(tǒng)領(lǐng)的獨女年方二八,尚未出嫁,正是適齡之年,便想替這對璧人牽橋搭線。既然陳榜眼未娶正妻,夫人您看?”
“禁衛(wèi)軍統(tǒng)領(lǐng)的獨女?”陳老夫人顯然是不清楚京城里的大家閨秀們,哪個是哪個的,只能從程嬌娥的稱呼上猜出,對方出身尚可,配自個兒的兒子是綽綽有余了。
可她忍不住又猜測,這樁婚事自個兒找上門來,會不會是那家的姑娘相中了自家兒子,然后托程嬌娥來說這門親,不矜持的女子,她可不喜歡。
于是她套話說道:“禁衛(wèi)軍可是專門保護(hù)皇上的啊,人每日都在皇宮里,見到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王公大臣,又怎么可能瞧得上犬子呢!不成不成,這門親事怕是不成?!彼D了頓,“程側(cè)妃,您來之前,難道就沒問過女方的意思嗎?”
程嬌娥依舊笑著,不顯山不露水道:“哪里有先去問姑娘家的道理,我還沒有向羅夫人提起過此事,先來問問您和陳榜眼的意見,倘若你們有意呢,我再費點兒神,去羅府跑兩趟腿。要是夫人你覺得不合適的話,就當(dāng)方才我什么都沒跟您提過?!?/p>
陳老夫人哪里敢說不合適,她見程嬌娥果然有撒手不管的意思,心里的小算盤敲了幾下,連忙賠著笑說道:“如果真的能和禁衛(wèi)軍統(tǒng)領(lǐng)結(jié)為親家,我自然是愿意的,但您也知道,兒大不由娘,此事還得小兒回來后,我詢問過他的意見,方能給您答復(fù)。”
“不急。”程嬌娥悠然自得地坐著。
前廳里沉默了好一會兒,在“滋滋”火燒聲中,陳老夫人忍不住好奇,才接著問道:“不知您說的這位小姐品貌如何?”
“知書達(dá)理,五官清秀,娶回家做一個賢妻良母絕對是稱職的?!?/p>
又問道:“可有畫像?”
“這個我手里還真沒有,不過也用不著畫像,在賞菊宴上,陳榜眼和羅小姐是見過的。我要不是看出來陳榜眼眼珠子恨不得長到羅小姐身上,是絕對不會來摻和這件事的?!?/p>
她輕飄飄的一句話,把陳老夫人之前的想法一擊擊潰。
不是別人的女兒纏上了她的兒子;而是她的兒子看上了別人的女兒。
位置就這么輕輕地?fù)Q上一換,羅小姐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清雅高貴、令人喜歡的了。
但同時,陳老夫人對程嬌娥的話,也心存幾分質(zhì)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