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魂七魄
中國古代傳說人有三魂七魄,那么這三魂指的是哪三魂,七魄又指哪七魄. >; >; 三魂:魑魂,魁魂,魍魂 >; >; 七魄:和魄,義魄,智魄,德魄,力魄,氣魄,惡魄(分別代表平衡之力,生死之義,智慧,品行,力量,正義,邪惡.) >; >; 人要死時七魄先散,然后三魂再離. >; >; 生病時就是和魄散了,所以要用藥物去阻止它散發(fā).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. >; >; 古人認(rèn)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,也有說三魂六魄的,三魂又叫三精。這種說法來源于道家,如道書《云笈七簽》云:“夫人有三魂,一名胎光,一名爽靈,一名幽精。”七魄是:尸狗、伏矢、雀陰、吞賊、非毒、除穢、臭肺,皆“身中之濁鬼也”。 >; >; 《玄怪錄》載三魂七魄故事,唐元和五年五月,司戎郎崔宣子崔環(huán)病中被兩黃衫帶到陰間判官院受刑。崔環(huán)站判官院外,忽聽到四聲以杖擊人聲音,旋有陰吏出來對崔環(huán)傳話:今且寬恕,只將你輕杖四板放歸。崔環(huán)說:“此身不入,何以受刑?”陰吏說:“凡人有三魂,一魂在家,二魂受杖耳。不信,看郎脛合有杖痕?”崔環(huán)拉起衣一看,兩脛上果然各有四條杖痕,且痛苦不堪,不能舉足,只能匍匐而行。 >; >; 清袁枚《續(xù)子不語》亦載:杭州風(fēng)俗,新娘子過嫁時須手執(zhí)寶瓶,內(nèi)盛五古,入男家門后交換,然后放在米柜中。某日,一梁氏新娘執(zhí)寶瓶過城門時,因守門人索錢吵鬧受驚,隨即精神恍惚。后喝一碗符水,才神魂稍定,乃對人說:“我有三魂,一魂失落于城門外,一魂失落于寶瓶中,須向兩處招歸之。”家人依言施行。新娘子說:“城門外魂已歸矣,寶瓶中,魂為米柜所壓,沿不能出,奈何?家人又依言施為,新娘病才好。 >; >; 而夢筆生《續(xù)金瓶梅》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:一魂在陽間隨身乞食,一魂留在陰間做餓鬼受罪,還有一魂在西門慶墳上守尸。某日清明,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邊。正遇上替西門慶守墳之魂,便把隨身魂叫到西門慶墳內(nèi)。兩魂各訴其苦,甚至打起架來,隨身魂怪守尸魂不該把他騙來,誤了他清明節(jié)的好生意;守尸魂卻怪他終日游食在外,讓自己干守尸的苦差。直到土地神來把兩魂叫去合入前身還陽才算了事。 >; >; 袁枚《子不語-隨園瑣記》中曾自述:他某日病重高燒,感覺到有六七人縱橫雜臥一床,他不想呻吟,但他們呻吟;他想靜臥,但他們卻搖醒他。后來高燒退去,床上人也漸少,等到燒退盡,那些人皆不見了。原來,與他同臥之人,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,
【七 】
這個字代表很多東西!人死后的頭七,七宗罪:這里的意思在于這些惡行會引發(fā)其他罪行的發(fā)生,罪行按嚴(yán)重程度依次為傲慢、嫉妒、憤怒、懶惰、貪婪、暴食和淫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