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皇上并不會因為這些上書,就對自己如何。何況,真有那等不怕死,只想著青史留名的,到底也是少數(shù)。
可和敬公主還在,自己同她暫時還是盟友關系。魏嬿婉還是不希望在徹底解決如懿的危險之前,失去了這么好的一個打手。
何況,和敬公主所儀仗的一直都是這公主里的獨一份,若叫她為此事失去,還不知曉會如何。對于沒有把握的事,魏嬿婉想來是能避就避的。
只是這份退讓,不免更讓乾隆覺得魏嬿婉和璟紜識大體,懂分寸了。連帶著對于永璐的婚事也上心起來,畢竟永璐也只小了幾歲。
而且如今長成的幾個皇子中,也就永琪和永璐最合他的心意,乾隆少不得得多費些心思替其謀劃。乾隆內心的想法,旁人自是不知,但他面上表現(xiàn)出來的,對魏嬿婉等人的偏愛,就足以讓人心生忌憚了。
尤其是永琪,他本就愛多思多慮,如今見永璐都未曾大婚,皇阿瑪就讓他上朝議政,更是隱隱不安起來。偏生他勢單力薄,無論是他一直討好的如懿,還是皇阿瑪給他賜的福晉,都幫不上他半點忙。
全都只能靠他一個人苦苦支撐,兩相對比,永琪只覺得心力憔悴。好不容易補回來的一點氣血也聊勝于無,身子越發(fā)不好起來。
只是他性子要強,不愿讓旁人知曉,也只自己偷偷服藥。 這期間,乾隆倒是因為賜婚的事,陡然追憶起往昔來。想起他與如懿當年的青梅竹馬之情,到底還是主動先低了頭。
只是如懿還記著當初的舊怨,而且她私心里也覺得皇上太過偏袒魏嬿婉,給公主出嫁的排場也太大了些,難免引得后宮其他人非議,于后宮前朝都不好,不免就多說了幾句。
可乾隆如今胸懷大志,自詡平定江山,又開疆擴土,早已是功成名就,哪里聽得旁人這般勸說。而且如懿在同他說話時,也沒注意著分寸。
一心只將眼前這個人,當做是自己的心上人,總不記得他已經(jīng)是執(zhí)掌一切生死榮辱的皇上了。所以即便如懿自覺全然發(fā)自真心的肺腑之言,可聽在乾隆耳中,也只覺得是她小肚雞腸,還記著之前的事,故意為難,竟沒有半分容人之量。
這樣一來,二人不免又鬧了個不歡而散。永琪知曉時,也是不知道該勸什么好了,自家皇額娘總是和皇阿瑪對著干。即便是他,也不能違心說皇阿瑪做的不對。
在如懿這里碰了壁,乾隆倒也沒有委屈自己,直接便去了新人那里。魏嬿婉知曉后,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靜。不過還是叮囑人注意著翊坤宮的動向,還有一應供應,都不許有人克扣,白白讓人尋了錯處。
至于新人們,魏嬿婉倒是希望她們能爭口氣,獲得越多寵幸越好。左右如今宮中這幾個,倒是有幾分聰明勁的,不至于不長眼睛胡亂招惹,也好讓她多些時間,好好準備兒女的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