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未完的《焚琴記》
——把十二小節(jié)寫成一生的慢板
一、夜色是樂譜
舊鋼琴重新刷了啞光漆,像被月光磨亮的黑玻璃。
琴蓋敞開,弦列在燈下泛著柔銀,仿佛一條沉睡的銀河。
沒有觀眾席,只有糧站斑駁的墻、幾盞煤油燈、
和窗外一條不肯走的銀河。
四人圍坐,影子被燈光拉得很長,
像四條不愿結(jié)束的延長線。
二、四種樂器
? 仇渡憂——左手
復(fù)健后的中指仍缺 3 毫米伸展,
于是他把“缺掉的 3 毫米”當(dāng)作留白,
讓低音區(qū)多了一點(diǎn)呼吸的空隙。
? 溫春芫——嗓音
聲帶仍帶著火場的裂痕,
卻因此有了鋸齒狀的顫音,
像舊唱片里沙沙的溫柔。
? 江愿——腳尖
木地板被孩子們畫成巨大五線譜,
她每一下點(diǎn)地都是一個八分音符,
輕重、緩急,全寫在足尖的弧線上。
? 賀緣盡——竹笛
笛身是削薄的甘蔗皮,
吹孔被海風(fēng)磨得圓潤,
聲音介于風(fēng)聲與鳥鳴之間。
三、十二小節(jié),十二次心跳
第 1 小節(jié):
仇渡憂的左手落下,
低音 A 像深夜的第一滴雨。
第 2 小節(jié):
溫春芫的嗓音接上去,
嘶啞卻明亮,
像雨里突然出現(xiàn)的燭火。
第 3 小節(jié):
江愿的腳尖在地板上敲出三連音,
像孩子在夢里翻身。
第 4 小節(jié):
賀緣盡的竹笛滑出一個半音階,
把雨聲吹成一縷煙。
……
第 7 小節(jié):
缺掉的中央 C 本該空白,
卻被四顆心跳同時補(bǔ)上——
咚(仇渡憂)
噠(溫春芫)
咚(江愿)
噠(賀緣盡)
四拍正好填滿那個永恒的缺口。
……
第 12 小節(jié):
所有聲音收攏成一條極弱的長音,
像海浪退去后留在沙灘上的白沫。
四、休止之后
最后一個音落下,
煤油燈芯輕輕爆了個火花。
沒有人鼓掌,
只有窗外的銀河繼續(xù)流淌。
溫春芫把額頭抵在琴蓋上,
聽見木紋里傳來極輕的共鳴——
那是母親當(dāng)年未寫完的延長記號,
此刻終于落地。
仇渡憂用左手覆在她手背,
像按下一塊無形的延音踏板。
江愿的腳尖停在地板中央,
像給五線譜畫下最后一個終止線。
賀緣盡把竹笛橫放在琴鍵上,
讓風(fēng)繼續(xù)吹,
讓聲音自己慢慢消失。
五、海枯石爛
他們約定:
以后每年秋分,
都在這架舊鋼琴前重彈這十二小節(jié)。
一年加一拍,
十二年加十二拍,
直到??菔癄€,
直到心跳比海浪還慢,
直到缺掉的中央 C
被歲月磨成一顆不會跳動的星。
而此刻,
四種心跳仍在繼續(xù)——
咚、噠、咚、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