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像溪流般,看似平靜地向前流淌。林珩重新踏入校園的生活,并非一帆風順,卻也沒有預想中那般驚濤駭浪。
恐慌依舊如不定時的潮水,總在不經意間涌來。一次課間,隔壁班的幾個男生嬉笑著追逐打鬧,從走廊那頭橫沖直撞地掠過。他們差一點便撞上了他,那肆意張揚的笑聲和劇烈的動作像一記重錘砸在他的神經上,令他的臉色瞬間慘白,身體僵硬地釘在原地,動彈不得。直到上課鈴聲突兀響起,才將他從這短暫卻漫長的驚懼中喚醒。有時,課堂上老師無意間拔高的音調,也會如同一聲驟然炸響的驚雷,讓他的心臟猛地一揪,手中的筆隨之顫抖,于紙上留下一道道凌亂而破碎的痕跡。
但他不再像最初那樣,一旦受驚就只想徹底逃離。他開始嘗試著用哥哥教他的方法——深呼吸,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或者默數眼前看到的幾種顏色。雖然效果時好時壞,但至少,他不再完全被恐懼淹沒。
而林燼,始終像一個沉穩(wěn)的錨。
他不再如往昔一般,把“照顧”與“保護”演繹得那般刻意而緊繃。而是將其悄然融入更為日常、更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,宛如一縷輕煙,無聲無息地滲入生活的縫隙之中。
他會提前看好課表,如果林珩下午有體育課,午餐時就會“剛好”多準備一份補充能量的水果或小點心,隨口說一句“今天活動量大,多吃點”。他不會追問體育課發(fā)生了什么,只是提供著無聲的支持。
批改作業(yè)時,每當看到林珩反復涂改的痕跡,或是那些因走神而出錯的簡單題目,他從不急于揮下紅叉,也不會留下任何評語。只是在題目的邊緣,用一支削得極細的鉛筆,輕輕地畫上一個小小的勾,有時干脆是一顆微不足道的星星圖案——那是林珩兒時記憶中,哥哥批改他幼兒園作業(yè)時常用的一種無聲鼓勵。這細微的標記仿佛在輕輕訴說:我看到了,并無大礙,你依然可以繼續(xù)前行。
林珩注意到了這些細微的標記。起初是困惑,然后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酸澀。哥哥在用這種極其小心的方式,試圖抹去紅筆叉號帶來的創(chuàng)傷記憶,試圖重新建立起一種溫和的連接。
放學后,林燼不再總是急著帶他回家。有時會提議:“去操場走兩圈?曬曬太陽。”或者“圖書館新進了一個批天文雜志,要不要去看看?”
他們并排走在黃昏的跑道上,或者安靜地坐在圖書館的角落,各自翻看著書頁。很少說話,但這種陪伴本身,就帶著一種令人安心的力量。
家,也不再是那個需要時刻警惕的戰(zhàn)場。
林燼開始有意識地邀請林珩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務,不再是生硬的指派,而是一種溫和的邀約,像一場無聲的對話。 “這菠菜怎么擇?我老是弄不干凈,你來幫幫我,好不好?”她的語氣里帶著幾分求助的味道,手指輕撥著青翠的葉片,目光落在他身上,帶著期待。 “晚上想喝粥還是吃飯?米缸見底了,過來搭把手,我們一起量一下吧?!彼齻冗^身,動作嫻熟地拿起量杯,卻故意停頓片刻,留出一個空隙,像是在等他填補進來。 “陽臺那盆茉莉好像生蟲了,你眼神好,來看看是不是?”陽光從窗外斜灑進來,映在她的臉上,那神情不急不躁,仿佛這一刻,時間也變得柔軟而從容。
這些瑣碎的小事,看似微不足道,卻讓林珩慢慢地、重新找到了在這個空間里的存在感和價值感。他不是一個需要被時刻看守的易碎品,而是這個家的一部分,可以被需要,可以貢獻力量。
他曾在一次擦拭書架時,偶然發(fā)現了一本被塞在角落的相冊。它安靜地躺在那里,表面覆蓋著厚厚的灰塵,仿佛已被時光遺忘。他盯著那本相冊看了許久,手指幾次觸碰到封面,又遲疑地收回。最終,他并沒有翻開它,只是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凈了封面上的塵埃,將它擺放到書架上一處更為顯眼的位置。他的動作輕得像是在對待一件易碎的珍寶,眼神卻隱約流露出幾分復雜的情緒。
林燼看到了,什么也沒說,只是第二天,那張相冊出現在了客廳的茶幾上。晚飯后,他狀似無意地翻開來,指著其中一張照片笑著說:“你看你小時候,多皮,摔了一身泥還非要往爸爸身上蹭?!?/p>
照片上,小小的林珩笑得眼睛彎彎,被年輕的父親無奈又寵溺地抱著,旁邊站著同樣笑著的少年林燼。
林珩的心臟像是被輕輕撞了一下。他沒有接話,也沒有露出痛苦的表情,只是沉默地看著那張照片許久。
這是一個緩慢的、相互試探和靠近的過程。如同兩只都曾受傷的動物,小心翼翼地伸出觸角,感知著對方的溫度和界限。
信任的壁壘,在一粥一飯、一言一行的日常暖意中,一點點被侵蝕,軟化。
周末,林燼果然婉拒了帶競賽小組的安排,他對校長說的理由是“想先把手頭班級的基礎打得更扎實一些”。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是想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留給那個正在艱難重建內心的弟弟。
他買了一套拼圖,很大,有一千片,圖案是絢爛的星空。
“閑著也是閑著,試試看?”他把拼圖攤在客廳的地毯上,自己先坐了下來,開始分揀邊緣的碎片。
林珩看了他一會兒,也默默地坐了下來,拿起一塊碎片,對照著盒蓋上的圖案,仔細地尋找它的位置。
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,照亮了空中飛舞的細微塵埃。房間里很安靜,只有拼圖塊偶爾碰撞發(fā)出的輕微聲響。
他們拼得很慢,有時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一塊。林燼不再像以前那樣追求效率和結果,反而很享受這種緩慢的、需要耐心和觀察的過程。
林珩的神情也越來越專注,眉頭微微蹙起,眼神在圖紙和碎片之間來回移動,完全沉浸了進去。
當兩人終于合作拼好了一小塊星域,同時抬起頭,看向對方時,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絲小小的、共享的成就感和輕松。
沒有言語,卻勝過千言萬語。
日常的暖意,如同涓涓細流,悄無聲息地浸潤著干涸的土地,壘砌著新的、堅固的基石。
雖緩慢,卻堅定無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