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的青石板泛著水光,墓園籠罩在灰白色霧氣中。顧昭站在蘇挽墓碑前許久未動,直到手機震動打破寂靜。
來電顯示是陌生號碼。
他遲疑片刻,按下接聽鍵。
"顧先生,關于蘇挽的遺物,我們還有一些東西未曾交付。"
電話那端傳來冷靜的女聲,像是提前演練過無數(shù)遍的臺詞。聲音不大,卻像一記重錘砸在他心口。
顧昭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傘柄上那道細小的劃痕。高考那天握得太緊留下的,至今都沒能磨平。
記憶閃回:暴雨中的救護車鳴笛,醫(yī)護人員急促的腳步聲,還有蘇挽最后攥著志愿表說"我們的紀念日"的畫面。
"地址。"他低聲開口,聲音沙啞。
對方報出梧桐街18號"時光書屋"的位置。顧昭記下,收起手機。轉身走向地鐵站時,衣角被風吹起又落下。
地鐵玻璃映出他的側臉,眼中帶著探究的光。他想起蘇挽曾說過喜歡老城區(qū)的舊書店,說那里有時光的味道。
霓虹燈在潮濕空氣中暈染成模糊光斑。路過一家文具店時,櫥窗里疊紙教程讓他想起那個鐵盒——上百只帶血的千紙鶴,每一只都藏著她未說出口的話。
他最終站在掛著木質招牌的書店門前,門鈴輕響。
推門時帶起細小塵埃,在昏黃燈光下飛舞。滿墻書架直抵天花板,老舊木梯通向二樓。柜臺后走出穿墨綠旗袍的女子,年齡三十余歲。纖長手指撫過燙金書脊,腕間銀鐲輕響。
"顧先生比照片上更年輕。"她打量著他。
"你們常做這種遺物交接?"
"只針對特殊委托人,比如蘇小姐。"女子從暗格取出牛皮紙袋,邊角處有干枯玫瑰壓痕。
窗外飄起細雨,打在雕花玻璃上發(fā)出細微聲響。
女子將紙袋推向他:"半年前蘇小姐就簽署了委托。"
顧昭低頭看著協(xié)議書,末尾蘇挽簽名旁有淡青墨跡暈染。他翻開日記本,是他們一起買的星空封皮筆記本。
5月12日記錄:"終于見到顧叔叔,他比想象中憔悴。"
6月1日:"說服他參與教育基金,條件是不能告訴昭。"
錄音筆突然啟動,電流雜音后傳來蘇挽的聲音:"顧昭,對不起...我知道你還在恨他,但請相信我,他真的變了..."
顧昭瞳孔驟縮,指節(jié)發(fā)白。背景雨聲與現(xiàn)實雨聲重疊,仿佛又回到那個夜晚。
"為什么不早給我?"
"這是蘇小姐遺愿——等你走出陰影。"
"她到底還藏了多少事!"
"這正是我今天要告訴您的。"女子從書架深處抽出一本舊書,夾著一張泛黃信紙,"這是蘇小姐留給顧總的親筆信。"
顧昭接過信紙,手微微發(fā)抖。字跡清秀有力:"如果器官捐獻能讓更多孩子活下去,請用我的名義成立助學基金。顧叔叔愿意資助貧困學生,條件是您必須親自監(jiān)督這筆資金..."
他猛然抬頭:"我爸知道這件事?"
"不止如此。"女子遞來另一份文件,"蘇小姐與顧總簽署的器官移植協(xié)議,日期是高考前一天。"
記憶翻涌:高考當天他抱著志愿表沖進醫(yī)院,蘇挽靠在他肩膀上說"幫我折幾只紙鶴吧"。那時她已經簽完協(xié)議,卻笑著對他說"我們的紀念日"。
"為什么..."他聲音哽咽,"為什么要這樣做?"
"她說您太孤單了,需要有人理解您的痛苦。"女子輕聲說,"也為了讓顧總明白,失去至親是什么滋味。"
顧昭攥緊信紙,指甲掐進掌心。原來父親不是冷漠無情,而是早就在蘇挽的幫助下開始改變??伤?..
"還有這個。"女子遞來最后一張便簽,"蘇小姐臨終前特別交代,一定要交給您。"
字跡潦草,明顯是匆忙寫下:"還有一個秘密,關于那場雨夜的真相..."
墨跡在"雨夜"二字處洇開,似被水漬打濕。
記憶閃現(xiàn):救護車鳴笛、醫(yī)護人員急促腳步、李辰宇紅著眼睛說"她哭了一整晚"...還有那個踹倒黃毛表哥的監(jiān)控畫面。
"那晚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"他抬頭問。
女子正要開口,門外傳來腳步聲。她神色微變:"時候不早了,顧先生可以回去了。"
顧昭攥緊錄音筆站在書店門口,路燈在他臉上投下陰影。最后一頁日記特寫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:
"還有一個秘密,關于那場雨夜的真相..."
他抬頭望向雨幕,眼神從震驚轉為痛苦。畫外音般響起蘇挽的話:"每次下雨都會想起你。"
轉身離開時,一只蝴蝶標本書簽從紙袋滑落。他彎腰撿起,翅膀上的水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