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,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,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,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,亚洲av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

話本小說網(wǎng) > 影視同人小說 > 箐天有雨(給他們做的小說)
本書標簽: 影視同人  電影同人 

雨作郵差,竹為信紙

箐天有雨(給他們做的小說)

小滿的雨裹著枇杷的甜香,打在"箐雨軒"的竹制窗欞上,濺起細碎的水花。林雨嘉站在展廳的玻璃柜前,指尖撫過那枚銀質(zhì)畫筆——筆桿的月牙形缺口里,嵌著奶奶劉雨嘉的一縷白發(fā),和爺爺高箐鴻的半片指甲,在雨光里泛著溫潤的光,像兩滴凝成永恒的淚。

玻璃柜下方的抽屜里,鎖著個新的鐵皮盒,是她整理爺爺奶奶遺物時發(fā)現(xiàn)的。盒身刻著"雨嘉親啟",鎖孔是片竹葉的形狀,鑰匙是奶奶臨終前塞給她的——那枚爺爺當年藏在梧桐樹洞的竹書簽,斷口處被奶奶用金箔補全,刻著"第三代的信"。

"小雨老師,檔案館送來了高先生的留學日記。"助手抱著個牛皮紙檔案袋走進來,袋口露出半張泛黃的畫,是爺爺在慕尼黑美術(shù)學院的速寫,畫的是片陌生的竹林,竹節(jié)上卻刻著"嘉"字,"說里面有您要的1938年的雨記錄。"

林雨嘉拆開檔案袋時,一片干枯的竹葉掉了出來,葉脈間寫著極小的字:"今日慕尼黑無雨,卻總想起南方的梧桐,和她鞋尖的泥"。字跡帶著少年人的青澀,卻比后來的筆跡更用力,像要把思念刻進植物的肌理里。

日記里夾著張褪色的明信片,是爺爺寄給奶奶的,卻從未寄出。正面是慕尼黑的天鵝堡,背面用鉛筆寫著:"這里的城堡沒有竹,總覺得少了點什么。等我回來,我們在美術(shù)樓后種一片,讓竹影爬滿墻,像給城堡加了道青綠色的窗。"

雨停的時候,陽光透過竹編的燈罩,在明信片上投下細碎的光斑。林雨嘉想起奶奶相冊里的老照片:1938年的秋天,奶奶蹲在美術(shù)樓后的泥地里,手里攥著顆竹籽,爺爺舉著相機,鏡頭里的她笑得露出虎牙,背景的梧桐樹上,掛著個鐵皮盒,正是現(xiàn)在玻璃柜里的那個。

"您看這頁!"助手指著日記的某頁,上面畫著個簡易的調(diào)色盤,標注著"雨后青竹配方:鈷藍三錢,鈦白五錢,赭石一分,加南方雨水半滴",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笑臉,"高先生年輕時好浪漫啊。"

林雨嘉的指尖撫過那個笑臉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墨跡里混著點紅褐色的斑,像未干的血跡。她想起奶奶說過,爺爺當年在慕尼黑打工時,被畫架砸傷了手,卻堅持每天寫日記,說"怕忘了她調(diào)顏色的樣子"。那些歪歪扭扭的字里,藏著的何止是配方,是怕被歲月沖淡的愛。

午后的雨又開始下了,這次帶著點黏稠的暖。林雨嘉抱著日記走進后院的竹林,爺爺種的"箐天竹"已經(jīng)長得比"箐雨軒"的穹頂還高,最粗的那根竹身上,新刻了行字:"2058.5.21,雨嘉種",是她上周用爺爺?shù)你y刻刀鑿的,刻痕里填了金粉,像給時光的郵戳鍍了層金邊。

竹亭的石桌上,擺著兩碗新沏的枇杷茶,是用今年的新葉煮的。林雨嘉把明信片放在兩碗茶中間,雨珠落在紙面的"回來"兩個字上,暈開的墨跡正好蓋住"回"字的最后一筆,只剩"來"字孤零零地立著,像句未完的邀約。

"奶奶總說,爺爺?shù)?回來'不是地理概念。"她對著空無一人的竹亭輕聲說,指尖在竹桌上劃出淺痕,"是讓愛回來,讓未說出口的話回來,讓錯過的時光,順著竹節(jié)爬回來。"

竹林深處傳來窸窣聲,是那只總來偷竹書簽的松鼠,嘴里叼著片新葉,葉尖的缺口像被精心修剪過。林雨嘉跟著它走到老梧桐樹下,發(fā)現(xiàn)樹洞里藏著個更小的鐵皮盒,里面是堆碎陶片,拼起來是個竹形的別針——正是奶奶領(lǐng)口總別著的那個,原來當年被她摔碎后,爺爺偷偷撿回來,拼了整整三年。

暮色漫過竹林時,林雨嘉把碎陶片放進新的鐵皮盒,里面已經(jīng)堆了厚厚一沓:爺爺?shù)牧魧W日記、未寄出的明信片、奶奶的褪色頭繩、她自己畫的全家福...最上面壓著張她剛寫的信,收信人是"1938年的劉雨嘉和高箐鴻",地址是"美術(shù)樓后的梧桐樹洞",內(nèi)容只有一句話:

"你們種的竹,已經(jīng)高過了時光。"

下山的路上,雨打竹葉的聲音像支溫柔的搖籃曲。林雨嘉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每片新抽的竹葉上都有個極小的"雨"字,是爺爺當年用刻刀鑿的,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生長,字痕被拉得很長,像封被歲月拉長的信,終于送到了今天。

回到"箐雨軒"時,展廳的竹風鈴在暮色里輕輕搖晃,每個鈴舌的竹葉上都系著張孩子們寫的信。林雨嘉把新的鐵皮盒放進玻璃柜,和爺爺奶奶的遺物并排擺著,鎖好的瞬間,她仿佛聽見盒里傳來輕響,像爺爺轉(zhuǎn)筆的聲音,像奶奶調(diào)顏料的聲音,像那句藏了八十年的"我愛你",終于穿過時光的雨霧,輕輕落在耳邊。

雨還在下,卻不再帶著悲傷。林雨嘉站在《共生》畫前,看著竹根在土里纏成的鎖鏈,突然明白有些意難平不是用來抹平的,是用來長成跨越時空的橋——爺爺在1938年的慕尼黑種下思念,奶奶在1945年的南方澆灌等待,而她在2058年的雨里,收獲了滿竹的圓滿。

夜深時,她鋪開新的畫紙,調(diào)了碗最正的"雨后青竹",畫的是片無盡的竹林,竹節(jié)上刻滿了日期:1938.5.20(初遇)、1942.11.16(訣別)、1950.3.12(竹成)、2058.5.21(延續(xù))...最末的竹梢上,畫著個小小的彩虹,彩虹的盡頭,有兩個牽手的影子,在雨里慢慢走遠。

畫的角落,她用銀粉寫了行字:

"箐天有雨,雨是郵差,竹是信紙,歲月是永不褪色的郵戳。"

雨敲在窗玻璃上,像在替八十年前的他們回答:

"收到了。"

夜色里,"箐雨軒"的燈光透過竹簾,在竹林里灑下片青綠色的光。那些未寄出的信,未說出口的話,未赴的約,終于在雨里找到了歸宿——不是郵筒,不是地址,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里,成了永遠生長的竹,永遠下著的雨,永遠溫暖的"意難平"。

而那枚銀質(zhì)畫筆,在玻璃柜里泛著溫柔的光,像爺爺藏了一輩子的愛,終于在八十年后的雨里,輕輕落在了時光的信紙上

上一章 竹上雨痕,心上年輪 箐天有雨(給他們做的小說)最新章節(jié) 下一章 雨織年輪,竹記余生
?